澳⾨中學⽣ AI 軟件使⽤狀況調查
澳⾨理⼯⼤學應⽤科學學院講師 彭祥佑博士
澳⾨理⼯⼤學應⽤科學學院教育技術與創新博⼠研究生 何珍妮
聯繫方式:patrickpang@mpu.edu.mo
摘要
人工智能 (AI) 技術的迅速發展引發了新一輪教育變革,為了解澳門中學生AI軟件使用的現況,本團隊於2024年6月至8月,以網絡問卷的方式,邀請了20所學校共6407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,從學生使用AI的習慣、動機、頻率及接受程度等方面了解他們對使用AI的意願、趨勢、軟件選擇及風險感知等看法,為本澳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教學方法的改進提供參考。
總體狀況
- 超過八成學生使用過AI軟件,小部分學生因個人主觀意願低從沒使用過;
- 在使用AI軟件的學生中,近七成使用過「生成式AI」,近六成使用過「解題式AI」;
- 學生最常用的「生成式AI」是ChatGPT,其次是POE,最常用的「解題式AI」是作業幫;
- 「生成式AI」多用於中文和英語科目,「解題式AI」多用於數學科目;
- 學生使用AI軟件的平均時長為9.3個月,平均頻率為一週3.8次;
- 「解決問題」是學生使用AI軟件的主要用途,「節省時間」是學生使用AI軟件的主要原因;
- 大部分學生對AI軟件評價正面,認為AI軟件好用,可以幫助學習;
- 學生在使用AI軟件時有遇到資源或環境的限制;
- 學生對使用AI軟件的風險有擔憂,但並未嚴重影響他們的使用意向;
- 學生對學校支持使用AI軟件及正向使用AI軟件期望很高。
分年級狀況
- 高中學生在「生成式AI」和「解題式AI」的使用普及度都大於初中學生;
- 初一學生使用「解題式AI」多於「生成式AI」,其餘年級則相反;
- 「生成式AI」中,使用「ChatGPT」最多的是高二年級,其次是高一、高三。使用「POE」最多的也是高二年級,其次是高三、高一。初中年級在這兩種軟件的使用率是隨年級升高而增加;
- 高三學生使用「生成式AI」時可能不主要用於某一科目的學習,科目選擇「其他」的比例也相對較大;
- 在「解題式AI」中,「作業幫」使用最多的是高一年級,其次是高二、高三、初三、初一、初二;
- 在不論哪個年級中,數學、物理和化學等理科學科是學生使用「解題式AI」輔助學習的主要科目;
- 高中年級學生的平均使用時長和平均次數高於全澳平均值,說明他們在日常學習中在頻繁使用AI軟件;
- 在使用AI軟件的用途上,高三年級在「收集信息」、「解決問題」、「完成作業或測驗」的比例差距不大,且「收集信息」的比例大於「完成作業或測驗」,與全澳整體數據相反,這或許能解釋結論4的情況;
- 相比其他年級,初二和高二學生更喜歡使用AI軟件輔助語言學習;
- 在使用AI軟件的原因上,高年級學生更依賴AI軟件來「快速獲取答案」和「幫助理解困難概念」,低年級學生更傾向於利用AI進行「練習和強化」;
- 因主觀意願低而不使用AI軟件的學生中,初一、初二學生比例較大,接著是初三和高三學生;
- 因隱私和價值觀問題而不使用AI軟件的比例在各個年級都比較低。
建議總結
- 在AI軟件使用普及的背景下,更需關注師生的AI素養教育。在配合特區政府施政方針前提下,加大對AI素養培養的投入,加強有關的課程內容;
- 學生使用AI軟件趨於常態化,因此需探索把AI進一步融入教育可能性,推動AI在多學科中的交叉應用;
- 學生期望學校能有條件支持AI軟件的使用,在條件配合的情況下可考慮提升AI的接納度,增加AI資源,並加強引導學生正向使用AI技術;
- 學生對AI風險感知仍不足,需加強AI使用的安全教育,強調AI道德和安全的重要性,確保學生正當利用AI前沿技術。
下載區